级别: 八级会员
UID: 1018998
精华: 0
发帖: 2564
威望: 1000 点
金钱: 165289 RMB
贡献值: 285 点
注册时间: 2019-10-02
最后登录: 2024-12-04
0楼  发表于: 2022-07-08 22:46

比魏忠贤还牛的宦官:杀二王、一妃、四宰相,立皇帝,仍能善终[10P]

比魏忠贤还牛的宦官:杀二王、一妃、四宰相,立皇帝,仍能善终[10P]
宦官制度建立以后,历朝历代都出现过权倾朝野的大宦官。宦官祸朝,屡见不鲜。
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魏忠贤之流,在唐朝历史上还有一位这样的宦官。他曾经纵横官场二十多年,横行不法,贪酷残暴,最后却还得以善终,安享晚年。
《新唐书·仇士良传》曾有记载:士良杀二王、一妃、四宰相,贪酷二十馀年。说的就是唐朝的大宦官仇士良。
仇士良一开始只是侍奉太子李纯的一个小宦官,如何能在四十多年里步步高升,一步一步做到了骠骑大将军、楚国公的地位呢?甚至在其死后,还被追赠为扬州大都督。

他靠的正是“善事天子”的职责,不仅会做人,还善于察言观色,太子李纯继位后,便被委以重任。
仇士良通过对帝王的影响和干扰,帮助帝王打理政务,借帝王权力发号施令,权倾朝野,控制皇权。
在历史上有名的“甘露之变”中,他更是反杀了所有参与诛杀他的大臣,一度架空了唐文宗的权利。

出身宦官世家
仇士良的一生不可谓不传奇,他出身于“宦官世家”,历经唐德宗、顺宗、宪宗、穆宗、敬宗、文宗、武宗七朝,一度威权炽盛,干政二十余年。
《新唐书》:士良杀二王、一妃、四宰相,贪酷二十余年,亦有术自将,恩礼不衰云。
与大家所熟知的宦官不同,早期的宦官并非都是阉人。唐代宦官专权时期形成了不少绵延数十年,甚至百年的宦官家族。他们通过提携亲族和子弟,来实现对朝廷的一些重要职位的把控。
仇士良的家族就是宦官世家,他的曾祖父、祖父、父亲都曾为宦官。妻子胡氏,是户部尚书胡承恩之女,还生有五子。

仇士良在唐德宗时期进入东宫,为宦官侍奉太子。宪宗继位后,更是颇受恩宠,一时间地位显赫。还被委任为淮西行营宣慰使,赴前线监军。
此外,史书记载元和到太和年间,仇士良数任内外五坊使。借搜捕珍鸟名犬之名,到处勒索,危害民间。骄横残暴,尤甚盗寇许多。
《新唐书·元稹列传》中还记载过仇士良在敷水驿“鸠占鹊巢”的一幕。
元和五年,仇士良入住敷水驿时遇到了元稹。由于元稹先到,已经占了上房。可仇士良可不讲什么先来后到,直接命令手下大打出手,将元稹赶出。

不甘示弱的元稹据理力争,却终究没能争过强权。闹到了皇帝那里,这位著名的御史反被皇帝以“元稹轻树威,失宪臣体”为由贬斥。
“鸠占鹊巢”的霸王剧的落幕,足可见仇士良深得皇帝恩宠。
甘露之变杀害四相
文宗、武宗时期,仇士良的权势更甚,被封“楚国公”,一时间可谓权倾朝野。
可如此宦官当政,霍乱朝纲,帝王怎能甘心,于是就有了著名的甘露之变。遗憾的是,这场政变,最终是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集团成功结尾,参与的大臣都被直接诛杀。
此前,文宗深受宦官当政之害,便借“以毒攻毒”之法,通过仇士良之手杀了心腹之患——在朝中呼风唤雨长达十五年之久的权宦王守澄。

却不想,自此助长了仇士良的崛起。仇士良一举成为朝中最有权势的宦官,干扰皇权。
为了彻底地剿灭宦官势力。唐文宗与宰相李训、凤翔节度使郑住等人密谋,在甘露寺杀掉仇士良。
后来事情败露,宦官们捷足先登,挟持了皇帝。宰相李训只得仓皇出逃。所有参与的大臣尽被诛杀。
仇士良指挥手下的神策军,以“讨伐贼党”之名,在京城中掀起腥风血雨。长安城中,一度人人自危。这边是有名的“甘露之变”。

此后,唐文宗沦为了以仇士良为首的宦官集团的玩偶。李训、王涯、贾餗、舒元舆也相继被杀害。仇士良直接无视相权,飞扬跋扈,暗杀继相李石。朝野上下,再无人敢质疑仇士良的权威。
扶立武宗
甘露寺之变后,唐文宗抑郁成疾,死前秘密召见心腹臣子,嘱托他们辅佐太子李成美监国。可专权跋扈的仇士良宦官集团,居然直接伪造诏书,改立太子为陈王,迎唐文宗的弟弟颖王李瀍为帝。

唐武宗李瀍借仇士良之力登基,不得不给仇士良为首的宦官集团以极大地封赏。
仇士良被封为骠骑大将军,楚国公,尊荣一时。反对仇士良的官员接连被罢官,诛杀。自此,朝廷大权旁落,完全掌握在了仇士良等宦官的手中。
杀二王、一妃
为了巩固权势,仇士良更是以帝位不稳为由,怂恿皇帝降下诏书,将文宗宠妃杨贤妃、安王李溶、陈王李成美三人赐死。

朝堂之上。仇士良也常常直接对唐武宗指手画脚,丝毫不顾及帝王威严,并将其亲近的臣子全数杀害。
武宗心中自然是十分的窝火,却只能忍气吞声,表面上一直表现出对仇士良的恩宠。私下里,悄悄联系宰相李德裕,君臣协力,一同对付仇士良。
可纵横官场多年的仇士良,有着非同寻常的政治直觉。他变着法的玩弄阴谋诡计,妄图赶走宰相李德裕,重新将朝堂变成他的一言堂。甚至一度鼓动禁军围攻宰相。

不过这次武宗出面平息了风波,仇士良第一次感到了力不从心。
武宗君臣协力,终于撼动了仇士良在朝堂的地位。在朝中呼风唤雨多年,终于到了他该说再见的时候了。
他自知作恶多端,必然不得善终。于是惶惶不可终日。果然,不久武宗就将他削为内侍监,知省事。
会昌三年,仇士良请求告老还乡,武宗恩准。唐武宗念及仇士良拥立有功,对前事种种不予追究。
恩礼不衰,安享晚年
这样一个权倾一时的大宦官,如此轻易放下权势终,似乎有些令人费解。今人在解读其故事的时候,曾找寻他当年的一些事迹。
仇士良在告老之后,不少宦官和其党羽曾来相送。临别之际仇士良感慨万千,向众人传授了其恩礼不衰的愚君之秘策。

仇士良在谈话中吐露,宦官之责在于“善事天子”。长期守在天子身边的宦官,对于帝王的脾气和喜好可谓是最为熟知的。因此,稍有野心,便可轻易干涉君王的喜好,纵容和唆使君王。
仇士良通过纵容天子,使其沉迷享乐和爱好。使得君王无暇顾及政事,然后趁虚而入,干涉朝政。可谓是玩弄权术的高手,更是借助帝王名义,发号施令,作威作福。
仇士良选择告老,也是为了善终。可见权力炽盛,最终也会随着历史烟消云散。宦官当政,终究只是变局。